10月12日,“21世纪石湾陶塑技艺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佛山祖庙博物馆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石湾陶塑技艺,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石湾陶塑技艺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其造型别致、色彩丰富、釉色明亮,被誉为“中国五大名陶”之一。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一传统工艺面临着许多挑战。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副馆长刘奇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钟汝荣、黄志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庞文忠、刘健芬、冼艳芬,禅城区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罗叶丽,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艺委会秘书长陈真,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李燕娟,石湾陶艺著名学者刘孟涵、杨晓明、许学锋,石湾陶行业专家谭浩森,石湾陶艺资深收藏家吴国标,黎海华,新美陶公司董事长陈月华、总经理严俊等专家学者就如何在新时代下传承和创新石湾陶塑技艺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方面,研讨会重点关注石湾陶塑技艺的继承传统的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就石湾陶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强调了现阶段年青陶艺从业者创作不应舍本逐末,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去石湾化”,以提高传统陶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研讨会还探讨了石湾陶塑技艺的现代化应用。与会者认为,将石湾陶塑技艺与现代科技、设计理念相结合,能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其创新发展。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拓展陶塑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石湾陶艺著名学者刘孟涵从石湾陶艺的历史回顾,从20世纪下半业石湾陶艺三大流派说起,认为陶艺家们一直用石湾的传统技艺来表现新时代的新内涵,以传统古典题材为基础赋予新的时代内核。即便是中西结合派,他们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替换了现代审美思想来进行创作,现代前卫流派的创新则是融入了人们对现实的情感,但是创新已经开始有点脱离传统,脱离市场。21世纪开始,三大流派更是日趋融合,现在市场更需要的是人们能够接受的作品,形成真正的高雅,而不是一味进行“实验性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认为,传统与创新是没有矛盾的,传统创作其实也是在一直创新,创作正能量的作品其实也是现阶段适应时代的一种创新,传统与现代理应相互学习,任何工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保证传统的地位,在造型塑造,衣纹处理方面依然是石湾首屈一指的长处,这些应该进一步发挥,创新性的加入更会令到石湾陶艺更加百花齐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汝荣觉得选点在祖庙非常有意义,接触群众最多的地方,接地气,能够让更多市民接触到大师的作品。他从情景式陶艺的探索切入,分析了现在创新的理念。他认为传统与创新一定要融合,传统依赖师徒的传承,学校的教育,创新是社会价值观和审美的体现,两种是相辅相成。创新是自然的,不是刻意的,从历史大潮来看,创新必然是受到社会价值、审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庞文忠认为,石湾陶艺是跟随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突破,也就是创新的标准。从现代的眼光回顾往昔,以往的工艺确实欠缺,因为工艺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石湾陶艺是伴随这传承创新而发展起来的。艺术性、个性、时代感的赋予是发展的必然,但创新是确保传统不流失的情况下,陶艺家的创新理应循序渐进,保留传统的亮点才能体现石湾的地方特色,才能确保石湾陶艺不会随时代进步而消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觉得石湾陶艺的前辈延续至今一直都在创新,现阶段要创新首先要与我们日常生活结合,当今世界是包容的,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手法,不同的应用场景都可以进行跨界融合,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石湾陶艺行业专家谭浩森认为,现在石湾陶艺的收藏一点都不缺乏市场,从60—80年代成名的大师来看,从造型,题材,釉彩,细节塑造都是体现出崭新的一面,这就是创新的成果,直至现在优秀的作品仍然受到追捧,石湾陶艺大师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综合技术力强,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也很准确。而且不仅石湾陶艺要创新,陶艺的传播更需要创新,当下是流量为王的时代,借助新的传播媒介,新的传播形式来推介陶文化,主动利用公信力强的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掌握时代的话语权,推动石湾陶艺行业的影响力。
石湾陶艺资深收藏家吴国标石湾陶艺可以将传统釉色与现代加工方法相结合,在新的作品中运用,从技术方面多尝试也是创新的一条新路径。创新出来的作品能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那就是好的作品。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副馆长也通报了博物馆的工作和新馆的建设进度,美陶湾开展“石湾杯”和“美陶湾”的评审和获奖情况,从政府鼓励创新的层面为石湾陶艺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探讨。
星耀岭南——石湾陶艺国家级大师精品联展将展出至10月29日,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对石湾陶艺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亲临祖庙,欣赏石湾陶艺行业最顶级的陶艺作品的艺术魅力。